借助高考考试改革带来的学校转型进步契机,本学期伊始,七宝中学正式提出创建研究型高中的办学目的,并着手拟定创建规划。在校长仇忠海看来,理想中的研究型高中应该把“研究”的理念根植在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让研究成为全校师生的一种基本习惯和生活方法,而且成为学校的一种校园文化。
科技教育助推学校转型进步
在近期举行的第30届上海青少年科技革新大赛评选中,七宝中学再度刷新历史纪录,229名学生的183项课题获奖,其中一等奖53项,5项选送参加全国大赛--这一成绩第三高居全市参赛学校之冠。
在七宝中学,革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在仇忠海看来,革新素养的因子不仅蕴藏于个别或少数学生身上,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是革新者。他表示,“每位学生都为能有一个以上的研究课题随着高中生涯而感到自豪,每位老师都为可以指导学生课题研究而感到骄傲”已成为学校的新气象,这为研究型高中的创建奠定了文化基础。
理想的研究型高中到底什么样?在仇忠海看来,“研究”应该成为全校师生的一种工作和生活正常状态。“不过,对高中生而言,强调'研究'并非需要学生必须要发现什么科学规律或定理,更主要地是感受常识的发现过程、体验科学办法的运用,并由此培育探究精神、科学研究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说,在这里,更多地是期望“研究”能为学生带来学习技巧上的变革,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能。在他看来,以后不论学生在哪条战线、什么职位,只须他们有研究的意识和精神,就能在后续学习工作中表现出可持续的进步力和创造力。
仇忠海表示,期望通过5-8年的努力,使学校成为一所具备深厚人文底蕴、浓厚研究环境、鲜明革新特点,引领国内高中进步,达到国际水准的一流研究型高中。
自主招生喜爱什么样的学生?
那样,这所正在创建中的研究型高中,在自主招生中喜爱哪种学生?
“大家期望学生第一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主要表现为敏锐的察看力和独立的考虑力。”仇忠海举例说,该校学生志愿者到上海盲童学校拓展实践活动时,发现盲人倒热水时,常用手指来感知水位,从而致使手指被烫伤。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积极拓展研究,终于研制出了“光电液位提醒杯”。正是敏锐的察看和问题意识,让细心的同学萌生出创意考虑并付诸实践。
研究不是做无谓的重复劳动,而是要“站在前人和别人的肩膀上”。对此,仇忠海表示,他们还期望学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推荐能力等。“在科学研究中要了解并掌握与人合作。”他举例说,该校的林晨阳和王鼎元同学就是一对非常不错的研究搭档。王鼎元精通信息技术,善于编程;林晨阳善于查找文献资料、写作论文,正是这种强强合作,他们的研究课题获得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一等奖。
2013届学生叶骁宇在校做课题时,常常要去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他时常为了获得一组完整的实验数据顾不上吃饭和休息。正是他对研究的强烈兴趣和坚强的意志,使他最后完成课题研究并荣获第27届上海青少年科技革新大赛一等奖。
材料能否打动招生组老师
现在,学生可通过在线报名参加七宝中学的自主招生测试。“不要小看这张报名表,大家可以从学生网上填报信息的状况,就大致看出他是不是是七宝中学想要招收的学生。”七宝中学副校长李啸瑜告诉记者,报名信息除去需填写个人和家庭信息外,还包含初中阶段学习状况、初中阶段学科竞赛获奖状况、荣誉获奖状况、阅读过的专著、是不是自学过高年级课程、是不是对某一范围有兴趣并用文字表述等。
“关于报名信息的设计,大家都经过反复斟酌。事实上,最后比拼的就是你递交的材料能否打动招生组老师。”李啸瑜说,学生是独立上网填写,还是由父母代笔;他们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度有多少;学生对某门学科或某一范围是不是有兴趣,并拥有进步潜能……这类信息都可以从这张报名表上获得。
在材料筛选阶段,招生组老师背靠背“打分”,最后推荐分数高的学生进入自主招生测试环节。这个时候,除去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外,学校还设置了隐性考查项目,学生的文明举止、诚信、独立自主能力都被纳入综合考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