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专家指导」教育孩子要善用“负强化”

   日期:2024-09-08     来源:www.yahucang.com    浏览:521    
文章简介:与不少爸爸妈妈觉得青春期孩子“不可爱”相反,有不少父母感觉“我的孩子最好”,我不断夸奖孩子就会愈加好。果真这样吗?关鸿羽教授特别提出“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

      与不少爸爸妈妈觉得青春期孩子“不可爱”相反,有不少父母感觉“我的孩子最好”,我不断夸奖孩子就会愈加好。果真这样吗?关鸿羽教授特别提出“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

关鸿羽:著名教育专家,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首批专家。

教育孩子需要讲究辩证法,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教育既包含表彰,也包含批评。

假如大家发现孩子错误的行为,不可以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要给以必要的教育,尤其是严肃的批评教育,甚至予以惩罚,也就是负强化。

负强化在培养孩子好学习习惯方面,也起着十分要紧有哪些用途。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负强化可以使孩子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绝对不可以做的,以便准时调整我们的行动。

假如父母只不过一味无原则的表彰,没必要的批评,孩子培养了只能听表彰,不可以同意批评的不好的习惯,他的健康成长必然遭到影响。

有的父母就是受了赏识教育片面宣传的影响,无论孩子如何做,不问是非黑白无原则地、滥用夸奖——“好好好”“棒棒棒”。即便批评,也是轻描淡写,不痛不痒地应对几句,不舍得触及孩子的“疼处”。

教育需要讲究辩证法,不可以提极端的口号。我赞成多赏识、多表彰、多鼓励,但不赞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口号。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无原则的表彰,过多、过分地表彰,不利于孩子成长,会致使孩子容易不辨是非、心理承受能力低。

一味夸奖孩子,必然让孩子觉得自己所有些言行举止都是正确的,看不见自己身上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如此既不利于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也不利于孩子打造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目前有的孩子已经听不能批评建议了,一批评就暴跳如雷,甚至出走、自杀。大学里自杀的常常是极少挨批评的学生,常常挨批评的学生即便考不及格都不自杀。

父母要让孩子了解我们的问题,正视我们的错误,掌握深思。大家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觉得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有深思才是成功之母。大家的批评就是促进孩子深思。

我的看法是“表彰为主,批评为辅”,一个孩子没一点儿批评,没一点儿挫折,甚至没受过委屈都非常难成才。重在启发,要让孩子了解,如何做才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爸爸妈妈在批评子女时也要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提供改正的具体渠道。当然最好是能让孩子自己去考虑、去做决定,而爸爸妈妈只不过给予启发。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