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有不少艺术类的[b]考试前辅导班[/b],水平参差不齐,不少考生问我,这种考试前辅导班到底该上不该上?
其实,我非常难客观的作出一个评价,还是像以前那样,说说我的历程吧。我是2001年参加高考考试的。在01年的时候,艺术类考试还不想目前这么热门,只有美术、音乐、表演这几个专业会有辅导班,考生也没什么途径参加考试前辅导,在大多数都没经过专业辅导的考生角逐中,我非常幸运,当年就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同时,也通过了其他几所学校的专业考试。
但目前情形已经大大不一样,艺术类院校的招过生日趋热门,艺术类考生愈加多,连一些当年默默无闻的小院校有很多的考生考试报名,一些综合类大学也赶鸭子上架,开设了影视专业。但其实,顶尖的艺术类院校,招生人数并不比几年前增加,比如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系,2001年招生12个,2007年招生15人,只增加了三个名额。
顶尖院校的招生量没提升,可艺考的学生愈加多,就出现了目前的情形:参加艺考,想考一个普通档次的艺术院校不难,可假如目的是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这种顶尖的院校,角逐要比前几年强不少,困难程度增大了。但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哪个不想考一个顶尖的艺术院校,而去一个师资、知名度都不如意的小学校,以后工作、创作受人冷遇呢?
我一直强调,在高中基础上的考生,在专业课上,其实差距并不大。(可以参看我博客上另一篇文章《普通初中生离北京电影学院这种顶尖艺术院校有多远?》),但,艺术专业辅导班的出现,一定量拉大了这个差距,参加过专业辅导的考生,在专业考试中,占了肯定的先机,通过考试的几率增加了不少。当一个考生面对很多参加过专业辅导的角逐对手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也去参加一个辅导班。
但我感觉,辅导班也不可以乱报,一个能确实起到用途的辅导班,需要拥有三个条件:
[b]第一,老师要熟知这类艺术院校的考试特征[/b]。
有很多地方性小艺术学校的老师,也办了一些考试前辅导班,但其实这类老师并不知道这类顶尖的艺术院校,甚至根本没接触过这类学校的教学。他们的教学,只不过一些基础艺术常识,完全谈不上什么针对性,或许对提升初中生艺术素质还有点成效,但对考试帮助很小。
所以,你若是计划考一些顶尖院校,最佳选择熟知这类学校的辅导老师,譬如这个学校的教师、毕业生等。
[b]第二,老师有至少一年以上的辅导经验。[/b]
目前还有一些艺术院校大学生带的辅导班,的确,这类大学生可以考上,一定是熟知这类学校的考试步骤。但自己考试能通过和辅导学生能提升是两码事。艺术类考试是具备偶然性的,没辅导经验的大学生在辅导考生时,一般都会把自己考试成功的经验复制到考生身上,但这毕竟只不过一年的经验,大概是错的,也未必合适第二个人。
只有经过连续几年的考试前辅导,总结成功与失败,剖析得失,才能确保这类考试经验是有效的,没风险的。
考生们耽误了学习,出来参加艺术考试,是不要把赌注押在偶然性较强的考试经验上,还是选择资深的辅导班比较保险。
[b]第三,课程中有针对每一个考生状况的个人辅导。[/b]
艺术考试和高考考试不同,招生老师在考察一个学生的时候,没统一的规范,所以怎么样把一个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是考试前辅导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每一个学生的状况不同,激起他潜力的方法也不同,只有针对每一个考生,运用不一样的教学办法,才能获得好的成效。
所以,那些不少学生一块上课的考试前辅导班的成效并不好,需要把大课和个人辅导结合起来。
假如一个辅导班可以拥有上面三个条件,那样它的辅导应该是有效的,可以提升学生在专业考试中的竞争优势,值得在紧张的高中三年级学习中抽出时间参加。
这时,另一个问题就出来了,可以满足以上那三个条件的辅导班其实并不多,假如要参加辅导,可能需要请假,甚至到外地上课,耽误了文化课如何解决?毕竟高中生高考考试文化课非常重要。这时,就要结合我们的文化、专业状况,剖析一下了。
我的看法是:只须参加专业考试,那文化课必然会受影响,既学好专业课,又学好文化课是不可能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假如怕耽误文化课,不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筹备专业课,那你非常难角逐过其他充分筹备的考生。到头来,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专业考试没能通过,文化课也耽误了,“人财”两空。
关于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冲突,有个原则:假如筹备参加艺术专业考试,那就不要怕耽误文化课,索性拿出时间精力好好筹备;假如不想耽误文化课,那就别动艺术考试的心思,只须动了这个心思,就会一定量上影响文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