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家庭教育  幼教  家庭  教育  初中  知识  教育资讯  高中  学习  小学 

[小学习数学]《比大小》教材

   日期:2024-10-29     来源:www.xmpkm.com    浏览:352    
文章简介:[b]剖析教程:[/b]  本节课的教程是通过图形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初步打造“符号感”,同时,通过将小猴与3种水果的对应排列,以儿童能同意为将来集合、对应、统计的教学打下基础。需要学生认识符号“”“”和“=”的意思,了...
[b]剖析教程:[/b]
  本节课的教程是通过图形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初步打造“符号感”,同时,通过将小猴与3种水果的对应排列,以儿童能同意为将来集合、对应、统计的教学打下基础。需要学生认识符号“”“”和“=”的意思,了解用词汇(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b]剖析学生:[/b]
  《[b]比大小[/b]》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日常非常早就接触到了,只不过在脑海有一个初步的表象,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定义。这节课只须教师借助各种形式,把数学教学和平时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相信学生非常快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b]设计理念:[/b]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只使学生了解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而且初步打造符号感。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课的开始就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让学生依据我们的意愿,选择哪个和哪个比较进行教学,既尊重学生的选择,又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让学生举出日常的事例,什么和什么比,把数学常识与生活实质联系起来,既运用了新知解决实质问题,又体现了新《课标》精神。
  [b]教学内容:[/b]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程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7页,第8页“做一做”的第1题,训练二第5、6题。
  [b]教学目的:[/b]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了解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用途。
  2.使学生了解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打造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剖析及处置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题:
  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了解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打造符号感。
  教具、学具筹备:
  投影仪;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b]教学过程:[/b]
  1、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教师在黑板上摆上3、1、5、2、4。让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探究新知
  (一)察看主题图,回答问题
  需要: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故事:有几只猴子到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开心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山上采了很多水果,来到草地上吃。同学们,你们能猜出猴子他们采了什么水果吗?(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出示主题图。师:“同学们,你们猜对了吗?”“你们再仔细看一下,猴子采了什么水果?分别是多少?用哪一个数字表示?”
  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黑板上贴出水果图,并标上数字。
  (二)引导学生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师:“假如每只猴子吃1个梨,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办法竖排出来,说出哪个多哪个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哪个也不多,哪个也不少时,大家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3)师:“同学们看看,等号两边的数有哪些有趣的地方?你们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师:“假如每只猴子吃1根香蕉,够不够?”教师用一一对应的办法竖排出来,说出哪个多哪个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学生察看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3)请学生察看“”,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开口大,朝大数。
  (4)师:“你还能举出什么例子吗?”
  3.教学“”(猴和梨比)办法同2。
  “尖头小,对小数。”
  4.请学生察看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哪些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头小,对小数。
  5.发散思维。
  看看还有哪个和哪个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3、运用常识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哪个多哪个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哪个多哪个少,几大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拿几个学生的上投影仪上长方体讲评。
  (二)游戏:比一比
  1.师:“刚刚大家学习了比大小,大伙察看一下大家的教室,看一看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可以比的?哪个和哪个比?几大于几?”
  2.小组游戏:同桌间拿出学具,摆一摆,比一比,哪个多哪个少,几大于几?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