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书香之家,可是,台南一中校长李升的长子李安却不是出色学生。爸爸期望他读博士、当学者,请台南的名师帮他补习功课,但他的成绩仍不见起色。两次考大学,他都名落孙山,在家就像世界末日,于是把桌上的台灯、书本一把扫到地上,然后跑出家门透透气。后来他考上艺专影剧科,感到“灵魂首次获得解放”,那时他才发现,“原来生活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念书与升学”。他在舞台上找到了真的的自己,学芭蕾、写小说、练声乐、画素描,才华在艺术世界里渐放光芒。他就是后来执导电影《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奖、成为著名导演的李安。
李安的生活历程和感悟耐人寻味。“原来生活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念书与升学”。这看上去浅显的道理未必每人都懂,尤其是那些刚刚历程高考考试、面临生活选择的学子,那些望子成龙心切、正在为孩子选择生活道路的父母,未必理解此中的“真意”。
念书、升学、成才,几乎是每一位学生父母都很难回避的话题,几乎是每一位父母为孩子规划的生活主线。由于寄托着太多的期望和梦想,几乎从孕育生命开始,父母就好动起来,一项浩大的教育“系统工程”全方位展开:胎教、早教、幼教,智商开发、外语培训、艺术启蒙,学习计划、培养目的、职业前景,早就替孩子做了周密细致的规划、安排,几乎要把孩子的生活填满。
孩子的生活本来应当是多姿多彩的,渴望呼吸自由的空气,期盼在开心的天空下成长。家庭、学校、社会,假如无视孩子们的天性,只关注念书、升学这一件事,不可以不说是教育的失误、生活的遗憾。
尤其是关乎孩子前途命的高考考试,几乎成为孩子们“生命中不可以承受之重”,不只由于马拉松式的备考让学生们紧张、焦虑、压抑,更让考生和父母很难释怀的,或是面对失误的懊悔,或是面临选择的纠结,或是对落榜的担心,或是对前途的迷惘。此时,父母的怨尤只能让孩子深感挫败,空洞的说教只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大大家最应该做的,是宽容和理解,疏导和安慰。
“孩子,累了就回家吧。”这是一位平凡的妈妈对儿子说的一句平时的话。两次高考考试落榜的周仕谋在民办大学毕业后,在大城市里仍然找不到一份适合的工作。无奈之下,他给家打电话,话筒那边,传来了妈妈这句话。他回到家乡,妈妈没责怪他,而是默默地用我们的爱温暖着他,就像小时候一样,天天早晨一块儿,妈妈就会为他泡一个鸡蛋;见儿子瘦了,妈妈就把家那只下了四年蛋的老母鸡杀了给他补身子。当得知他想要素钱买笔墨稿纸写小说时,妈妈没由于家穷而反对,反而默默地支持他。终于,他的长篇校园小说《民办大学生》出版了,几部有影响的作品也相继问世,他成了年轻人作家。
讲这个故事,并非想启发孩子们如何“落榜不落志”,而是想告诉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要掌握“减压”,掌握“放手”,在孩子高考考试失败时、生活失意时、落寞无助时,别只为孩子的前途担心和纠结,也应当悉心关注呵护孩子的心灵世界,发自肺腑地说一句:“孩子,累了就歇歇吧!”袁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