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各具特点,爱孩子的方法也各不同。但无论是什么时期、什么区域、什么教育程度、什么经济条件,以下这几类父母都是不只能教育好孩子,还能与老师携手做好家园共育,为孩子的成长共帮助。
知道小嗑小碰也是成长的父母
孩子爱动爱跑爱跳,成群的孩子在一块,出现磕碰在所难免,这是成长中的孩子融入群体的势必。
假如父母对此大惊小怪,不但会让老师的组织教学束手束脚,也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既不要过分夸大,也不要视若无睹,我想这应该是父母应付这种现象的正确态度。
“凭心而论、仗义直言”的父母
一位老师说起如此一件事:她刚做幼师不久时,一次在父母群里,有父母为某事“数落”起了老师,群里面一下子热闹起来,她一时非常窘迫,又非常委屈,感觉做幼师真是太难了!
这个时候有位父母挺身而出,替她给其他父母说明了不少实质状况,最后解决了一场“纷争”,这让入职不久的她感激不已。
有时,仅凭职业道德来需要一个老师时刻充满爱心的对待孩子是不够的,毕竟幼师也是人,父母对幼师多些理解与关爱,最后也会惠及孩子。
真的信赖老师的父母
有的父母会时刻紧盯婴幼儿园的远程监控,一旦有“风吹草动”,立刻打电话给老师问状况,长此以往,草木皆兵,任大家都受不了。
其实,大多数、绝大多数的幼师都是充满爱心的,不少还会主动跟父母汇报孩子的在园动态。
其实,父母更应该了解——信赖其实是最好的鞭策!
当令适地、交流有术的父母
家园工作中,交流是需要的,但,注意时间地址更是必要的。
晚上十二点,孩子梦魇惊醒了,这个时候就不必心急火燎的打电话给老师们问白天发生了什么事吧?
另外,有的极个别的小问题,可以把老师单独拉到一边知道了解的事情,就不必必须要大庭广众或者甚至上父母会啦。
所以,能学会好这个“时”和“地”进行交流的父母,大家真的好爱你!
尊重老师的父母
在家讨论老师的时候,父母的语气和措辞是什么样的;在婴幼儿园跟老师接触时,父母的言行和礼仪是什么样的;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父母不尊重老师,孩子有样学样,教学中不配合,最后遭到负面影响的还是孩子。
知道“配合老师其实是为了孩子“的父母
常会听到有些父母说:好麻烦啊,上班就够累了,婴幼儿园还弄这么多活动要大家参加!
亲爱的父母,可你没想过,孩子的长大仿佛就在一瞬间,婴幼儿园制造出各种叫你们一块相处、参与的机会,目前或许有的费力不讨好,但当你日后看着亲子运动会的照片、你们一同的手工作品,你才会感觉弥足珍贵!
所以,假如这类都是为了孩子,那样请你配合一个老师的良苦用心和辛勤劳动。
知道家庭与婴幼儿园共育才圆满的父母
家庭是孩子同意教育的第一阵地,婴幼儿园是孩子同意教育的要紧阵地,两个阵地需要要:方向一致,科学合力。父母需要深刻的了解这一点,才是做好家园共育的一个好开端。